![]()
為了深入探索大氣光學特性及光傳輸物理在激光技術、大氣探測和光學遙感等領域中的應用,探討現代自適應光學技術的發(fā)展及其在空間探測和天文觀測中的應用,推動大氣光學及自適應光學技術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中國光學工程學會聯合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國防科技大學等單位共同主辦,預定于2019年11月上旬在成都市舉辦“第四屆大氣光學及自適應光學技術發(fā)展研討會”。屆時將聚齊國內本領域多位知名院士、領軍專家團隊與會作權威技術報告,為業(yè)內提供一個展示技術創(chuàng)新、推動技術應用、探討攜手合作的開放的學術平臺。誠摯歡迎本領域科研人員、企業(yè)屆應用人士積極參加交流! 會議形式包括大會主旨報告、特邀專家報告、優(yōu)秀口頭宣講、粘貼報告、軟件應用培訓、創(chuàng)新技術與產品展示等。為鼓勵大氣光學與自適應光學領域的廣大優(yōu)秀青年學者,本屆大會將開展優(yōu)秀青年論文評選工作,組委會頒發(fā)榮譽證書。 主辦單位: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 中科院自適應光學重點實驗室 中科院大氣光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國防科技大學 承辦單位: 中物院高能激光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中國宇航學會光電專委會 聯辦單位(待定) 大會共同主席: 姜文漢(院士,中科院光電所) 龔知本(院士,中科院安徽光機所) 潘德爐(院士,國家海洋局海洋二所) 范國濱(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劉澤金(院士,國防科技大學) 征文主題(不局限于此): ◆大氣光學特性(大氣光學模式與預報、大氣湍流光學特性、云和天空背景輻射特性,等) ◆天文光學觀測與選址(方法、儀器設備和數據分析,等) ◆大氣光學遙感(激光雷達大氣探測技術、海洋光學遙感技術、大氣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等) ◆自適應光學技術與系統(tǒng)(信標技術、高精度波前測量、波前校正、波前控制新技術及其應用) ◆湍流大氣中的高分辨成像技術(實時自適應光學校正技術、圖像實時和事后處理技術,等) ◆激光發(fā)射大氣傳輸與校正技術 ◆激光光束質量控制與相干合成技術 ◆新型自適應光學(光場自適應光學、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等) ◆自適應光學在醫(yī)學、光通信和工業(yè)等領域的應用,等 支持期刊: 《光學精密工程》(Ei),《紅外與激光工程》(Ei),《光子學報》(Ei),《中國光學》(Ei)、SPIE會議文集(Ei),《強激光與粒子束》,《大氣環(huán)境光學學報》,《光電工程》,等。 投稿要求: 請作者登陸會議投稿網站提交論文全文,組委會請學術委員會專家進行審稿。通過審查的稿件,被大會組委會錄用,并擇優(yōu)推薦到EI期刊和EI文集正式發(fā)表。 第一輪投稿截止時間:2019年6月30日。 保密審查: 投稿前請作者務必自行做好論文保密審查工作,并將會議保密審查表(網站下載)或本單位保密審查表(電子版)提交到組委會郵箱lijin@csoe.org.cn。有保密審查表的將優(yōu)先安排審稿。 組委會: 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李瑾,022-58168516,郵箱:lijin@csoe.org.cn 中物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陳述,0816-2482160,郵箱:872036147@qq.com 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劉超,028-85100013,郵箱:liuchao@ioe.ac.cn 中科院安徽光機所,康麗,0551-65591030,郵箱:kangli@aiofm.ac.cn 國防科技大學,寧禹,郵箱:ningyu_0205@126.com
版權聲明: 《激光世界》網站的一切內容及解釋權皆歸《激光世界》雜志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激光世界》雜志社。 |
![]() |
友情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