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Ted Sargent教授展示了一種基于鈣鈦礦的425 nm垂直腔表面發(fā)射激光器(VCSEL)。其研究小組的研究生Joao Pina在未發(fā)表的論文中提及,將銫鉛鈣鈦礦結構從溴化形式轉變?yōu)槁然衔,并?37 nm的抽運光源對其進行抽運時,其發(fā)射波長會轉變?yōu)楦畹乃{色光譜,如圖所示,且該項研究有望解決傳統(tǒng)量子點(QD)發(fā)射器難以滿足商業(yè)藍色光源要求的問題。
圖1 基于鈣鈦礦的藍色VCSEL實物圖 Sargent教授表示,QD發(fā)射器和新型材料鈣鈦礦的高色純度結合可以在顯示領域中獲得更寬的色域和更高的屏幕亮度,在LED及激光設備中具有應用前景。 其團隊成員已經基于鈣鈦礦片材中硫化鉛(PbS)QD結構設計了一種高效的近紅外LED,并提出了一種方法可以有效減少溴化鈣鈦礦和氯鈣鈦礦組成材料的相分離問題。并在最近的工作中創(chuàng)紀錄的獲得了外部量子效率(EQE)為12%的藍色發(fā)射器和EQE為20%的綠色發(fā)射器。 基于這種新型材料鈣鈦礦的QD激光器具備低增益閾值、波長可調及生產成本極低的優(yōu)勢,是電注入激光技術的里程碑,但鈣鈦礦材料往往以鉛原子為基礎,不符合現(xiàn)有的電子行業(yè)環(huán)境標準,且該材料易受濕度和含氧量的影響,無疑給鈣鈦礦的應用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
版權聲明: 《激光世界》網(wǎng)站的一切內容及解釋權皆歸《激光世界》雜志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激光世界》雜志社。 |
![]() |
友情鏈接 |
首頁 | 服務條款 | 隱私聲明| 關于我們 | 聯(lián)絡我們 Copyright© 2025: 《激光世界》;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